2015年
4月13日:在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及国内工程教育领域专家的共同推动下,瑞翼教育正式成立。
2016年
5月15日: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和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发布数据中国“百校工程”产教融合创新计划,指定瑞翼教育为项目的唯一建设运营方。
7月15日:在158所申报院校中,43所院校最终入选“百校工程”项目首批先试先行院校。
2017年
1月6-7日 :“百校工程”项目的首届年会上,瑞翼教育发布教育大数据和金融大数据项目,太原理工大学、西南大学及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分别牵头成立大数据协同创新体。
5月: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与泰州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立健康医疗大数据战略合作关系。随后,“百校工程”其它项目院校先后与当地政府部门和企业成立多项合作项目。
7月10日:首期数据中国“百校工程”项目大数据技术应用教学研修班在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拉开帷幕。
8月:数据中国“百校工程”(2017年)项目申报工作启动。
2017年9月-2018年1月:23所“百校工程”项目院校顺利通过教育部专家组验收。
11月20日:瑞翼教育与国内物联网技术领先企业博韩伟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签署“物流大数据”战略合作协议;与西南大学、重庆市江津区四面山管理委员会签署“重庆四面山生态旅游协同创新中心”战略合作协议。
2018年
1月10日:“百校工程”项目院校和新一批建设院校的入选名单公布,73所各层次、各类型的地方院校推进“百校工程”。
4月:上海数学中心、瑞翼教育与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三方共建的上海数学中心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正式成立。
5月16-18日:第五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上,联合国发展中国家工程技术科学院(AETDEW)与瑞翼教育共同发布“一带一路”战略下国际产教融合的合作规划。
6月22日:瑞翼教育、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与成都医学院签署三方合作协议,国内首家健康养老大数据中心落户成都医学院。
8月28日:最新一批入选“百校工程”建设院校的12所院校名单公布。
2019年
1月,发展中国家工程科技院李怡章院长来中国进行密切的教育文化交流,参加中国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项目2019年度第一次项目答辩会;
2月,10所院校入选成为数据中国“百校工程”建设院校 ;“百校工程”项目专家施祖美教授带领的代表团一行,赴伊斯兰堡访问了巴基斯坦高等教育委员会、科技部、规范发展改革部、工程理事会、经济合作组织科学基金会(ECOSF)等机构,就数字丝路“百校工程”(DHUCP)项目的规划和实施机制进行磋商 ;
3月,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与发展中国家工程科技院在北京共同召开数字丝路产教融合研讨会。会议在数字化智能化背景与“一带一路”框架下,聚焦产教深度融合模式升级与“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构建。
5月20日,依靠自身的技术团队以及合作科研机构的技术力量所实现的30项行业应用系统在瑞翼数据(http://ruiyidata.i9000.com/)正式上线。这些大数据、人工智能系统,运行在百校联网的I9000超级大数据平台,包含了政务、健康、交通、工业、旅游等各个产业,具有明确的应用场景,可以为项目院校开展各类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提供方案、产品与技术支撑。
6月25日,瑞翼教育(北京中科特瑞科技有限公司)入选首批山东省教育厅入库企业的名单,加入“十强产业”之一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优质企业资源库。
7月30日,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联合瑞翼教育主办的2019年数据中国“百校工程”暑期大数据技术与应用教学研修班于盐城师范学院“百校工程”产教融合基地正式开班。为期一周的暑期研修班,来自全国四十余所院校百余位科研、教学带头人、骨干教师相聚于盐城师范学院,围绕“Hadoop与Spark”“Python与数据挖掘”等课程内容开展大数据技术与应用方向的暑期教师培训。
9月,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公布了数据中国“百校工程”建设院校的入选新名单,14所院校成为数据中国“百校工程”新一批入选院校,其中,本科院校11所,高职院校3所,它们是数据中国“百校工程”项目入选的第五批建设院校。
11月2日,首届“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教育大会”,在北京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举行。瑞翼教育承办的“人工智能助力国际化人才培养”分论坛,提出人工智能产学研合作的设计方案,并围绕如何构建人工智能产学研生态以及国际化发展的前景展开研讨,数十位国内外人工智能及高等教育专家与会。
12月5日,“聚力教育·智变未来”2019年网易教育金翼奖颁奖典礼在北京盛大举行。经过网络票选和专家团队综合意见共同评选,数据中国“百校工程”项目荣获2019年度教育创新发展奖。
12月19日,由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办,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与“百校工程”项目院校广东白云学院联合承办的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研讨会”在广东·广州举办。研讨会旨在把握新时代大湾区发展机遇,推动大湾区高校高水平高质量发展。瑞翼教育与广东白云学院共建的大数据产业学院已成为广东省首批10所示范性产业学院之一,基于大数据专业建设成果,思考在大数据的基础之上如何转向人工智能,共同把握新时代大湾区发展机遇,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区域特色明显的人工智能产业学院。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开封职业学院校长徐仲昆(左)小米集团周珏嘉(右)共同为基地揭牌
揭牌仪式上,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李静波提出通过"靶向校准"推动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河南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国强肯定基地对衔接教育链与产业链的示范意义;开封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教育工委书记杨克俊承诺政府全力支持服务开封产业升级;小米集团技术委秘书长周珏嘉阐释"以产业应用为导向,以岗位就业为核心"的产教融合模式;开封职业学院校长徐仲昆回顾了学校产教融合办学之路,强调基地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战略价值……
出席嘉宾合影留念
直击基地:
贯通产学研创全链路
从前期建设到落地完成,中科特瑞深度参与基地规划、搭建与运营实施。在嘉宾参观环节,公司技术团队现场讲解基地各区的设计理念与产业衔接逻辑——- 技术实训层配备AIoT开发、工业视觉、仿生机器人等六大产业级平台,支撑真实项目演练。等前沿课程教学;
- 认证中心同步接入小米MICA/MICP/MICE认证与工信部人工智能认证体系,实现能力评价与岗位需求无缝对接;
- 科研与双创层通过开放小米生态企业技术揭榜项目、搭建师生成果转化通道,推动创新成果向产业应用转化……






















运营赋能:
构建可持续合作范式
同期启动的暑期研修班由小米认证讲师授课,开设《AIoT开发实战》《仿生机器人开发实战》课程。参训教师通过传感器驱动开发、ROS2环境搭建、设备智能巡检等产业级实操,提升技术转化与教学能力。
研修班课堂
研修班合影
随着基地的正式运营与研修班的推进,中科特瑞将持续深化运营服务,构建基地 “实训-认证-就业”闭环生态,为合作院校提供空间规划、课程开发、资源导入、成果转化全周期运营支持。未来将携手各方合作伙伴输出可复制的省域产教融合经验,推动新一代智能技术产业蓬勃发展。

前沿引领:
专家领导共话产教融合新未来,院士解读技术趋势
· 教育部领导解读项目,推动产教融合迈向新高


· 中科特瑞董事长谢鸥发言,助力校企协同创新


· 院士领航前沿技术趋势,赋能产教融合新未来



· 小米体系分享产教融合需求,助推院校精准合作

实践赋能:
开封职业技术学院优秀案例,展现校企合作成果

未来展望:
深化产教融合,共筑智能硬件技术产业新生态


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教育部高教司组织有关企业和高校持续深入实施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发布《关于公布2022年第二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立项名单的通知》,瑞翼教育与34所高校联合申报的38个项目获批立项,涵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师资培训及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等不同项目类型。

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是教育部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而开展的项目。在第二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立项名单中,瑞翼教育携手34所高校,获批立项共38个项目,其中“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获批10项、“师资培训”项目获批19项、“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项目获批9项。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立项项目表

自2018年起瑞翼教育就是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的合作企业,一直着力于重点领域的前沿技术,深入探索人才培养和专业综合改革,切实推动校企双方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此次项目获批立项,是瑞翼教育持续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创新成果。未来将以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建设为重点工作,携手高校切实加强对立项项目的指导和管理,高质高效推进项目实施,持续探索协同育人模式创新,着力培养适应新时代产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复合型人才。









由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上海数学中心以及瑞翼教育共同筹建的上海数学中心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正式设立。














